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 > 正文

药品涨价、短供,在美国什么时候会发生?

  • 商业
  • 2025-04-11 21:20:10
  • 1

工厂主要聚集在欧洲的创新药生产商们,私下已经达成不回迁美国的一致立场,一位医药投资政策研究人士在获得这个信息后对《财经》分析," 当然这种坚持是有其临界点的,当关税的影响高到一定程度必然受到动摇。"

进入 2025 年 4 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要对全球多个国家加征关税,几乎一天一个说法,股市随之剧烈波动,各界不得不打起精神应对这横飞的 " 大棒 "。

特朗普在决定对中国加 34% 的关税后,又额外增加 50% 的惩罚性关税,中方在 4 月 10 日宣布关税对等。当全球两个最大的贸易体互相给对方加了 84% 的关税时,绝大多数生意都将做不下去了。

" 新华制药和美国百利高的合资公司在今年年初就停产了,因为百利高不再出订单了,如果关税问题不解决,这个公司可能难以持续。" 一位国内原料药企业人士告诉《财经》。

在上述医药投资政策研究人士看来,即便增加关税,最初只影响部分中国原料药停止向美国出口,但后续会引发分包、制剂等整个产业链的变化,最终传导至美国就是终端药价增长。

美国犹他大学追踪药品短缺问题的专家艾琳 · 福克斯(Erin Fox)对媒体表示,对于利润率微薄的廉价仿制药制造商来说,关税的额外成本可能是促使他们退出美国市场的 " 转折点 "。

一、越便宜,越受伤?

在特朗普总统挥动关税大棒时,美国居民首先要考虑的是,赶紧冲向药店,抢购存储低价仿制药。

在过去的十年里,美国仿制药的价格一直下跌。仿制药本质上是商品,成本是唯一真正的差异化因素,因此竞争就是一直卷低价。

短期急缺药品,在新冠疫情时期的美国发生过。只不过那时是因为物流受阻,而这次可能是生产供应链因高昂的关税无法承受成本之重。

阿莫西林是一种青霉素抗生素,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据媒体报道,2023 年在美国出现过液体阿莫西林供应短缺。一个相对简单但很重要的因素是:阿莫西林的仿制药没有足够的利润。

数据显示,2022 年,美国的阿莫西林处方数量约为 2050 万。世界上几乎所有生产一种常见抗生素阿莫西林活性成分的企业都在中国、印度或欧洲。

作为阿莫西林原料药主要出口国家,中国阿莫西林的产能 18 年间几乎翻了 13 倍, 2019 年产能飙升到 1.67 万吨时,当年全球市场的需求量仅为 1.31 万吨。因此,为争夺出口市场,企业竞相压价,阿莫西林的出口价从 2000 年平均每公斤 41 美元,降到 2019 年每公斤 18.9 美元。

而中国的这些原料并不能直接出口到美国,大中间商是印度。在全球制药产业链中,中国是站在上游 " 精细化工 ",印度药企站位关键中间体。在很大一部分仿制药中,中国是印度企业的 " 打工者 ",印度是欧美仿制药的供应商。

2024 年,印度青霉素类产品出口排名第一的就是阿莫西林三水酸,占出口份额的 69.27%。

此次特朗普提出对印度加征 26% 的关税,一旦落实,很有可能在短期内直接导致美国国内仿制药价飙升,甚至出现某些药品的短供。

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因需求增加而出现短缺的药物数据库中列出了液体阿莫西林。艾琳 · 福克斯对媒体表示自己最担心的是已经普遍短缺的药物,例如注射剂型的仿制药,这些注射剂比药片更难制造,而且比新药的利润要低得多。

实际上,在上一轮美国增加 20% 的关税后," 美国的公司就不敢采购中国的布洛芬原料了。" 上述国内原料药企业人士说。布洛芬是一种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 可用于缓解头痛、牙痛、劳损后疼痛,以及风湿性、类风湿性等病症。

在美国药品供应紧张问题,本已涵盖从急救注射剂到糖尿病药物的各个领域。根据美国卫生系统药剂师协会(ASHP)官网统计,受影响的药物包括广泛使用的糖尿病药物 Ozempic 和 Mounjaro、过敏治疗药物肾上腺素、儿童常用抗生素阿莫西林、化疗药物以及重症监护中常用的注射剂等。

据《医药经济报》报道,截至 2024 年一季度,美国全国范围内有 323 种药物短缺。

在 2023 年 3 月,由于抗癌药物顺铂的严重短缺,美国 FDA 甚至向中国药企齐鲁制药开放窗口。齐鲁制药的顺铂注射液被 FDA 紧急批准出口美国。

美国的制药商们其实从没有对免关税抱有信心,他们一直在游说特朗普政府的是逐步征税,而不是一次性征收高额关税。他们只不过希望为某些类型的药物获得豁免,例如那些有短缺风险的药物或抗生素等。

二、迁去美国,靠政府?

以前加税,都是企业和消费者埋单,但这次关税,美国制药商们更希望特朗普政府能掏出一些钱来。

已经有美国仿制药商提出,联邦政府直接下单购买药物来支持国货。USAntibiotics 的 CEO 里克 · 杰克逊(Rick Jackson)在 2024 年开始透过媒体对政府喊话,不要求联邦政府补贴或给钱," 我们要求他们简单地从我们这里购买东西。"

USAntibiotics 购买了田纳西州布里斯托尔的一家工厂,在鼎盛时期,这家工厂曾经供应美国几乎所有消耗的阿莫西林。但在 2020 年,这家工厂申请破产了。" 停止生产一些赚不到钱的产品。" 里克 · 杰克逊说,要想确保美国能够供应自己的抗生素,让政府成为客户是最佳的选择。

可是,美国 2023 年开始实行的《2022 年通胀缩减法案》(IRA)中,削减支出的核心之一便是药价谈判方案。

2024 年 8 月,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完成首批 10 款药物价格谈判,降价 38%-79%,新的价格将从 2026 年 1 月 1 日起效。这次是针对原研药,下次可能就轮到仿制药了。

特朗普喊话让制造商回迁美国,曾于纽约市政府供职的医药人士孟八一认为,美国通过对全球加关税,想逼着制药产业回流到美国,不现实,也不大可行。

一家来自中国的医用耗材企业,八年前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开设了工厂,雇用了大约 300 名员工,选择这里建厂是因为当时人工便宜、地便宜,当地政府不仅有税务优惠,还补贴了一部分电费。可是,至今这个厂是赔钱的。

"100 万件的订单,只能按时出几十万件,不能按时交货,常常压单子,工人做事慢,到点要下班,机器出大一点的故障,就得派中国技工过去,当地的技工修不了。" 一位接近该工厂的人士告诉《财经》,这个厂能坚持运行,不是因为生产,而是因为地涨价了,所以也可以说赚钱了。

孟八一分析,美国制药业已经深度融入全球医药产业链,发展到现在,连基本的工人、工程师都没有,再加上美国的工会制度有很多限制,几乎无法在美国重建这条产业供应链。

在美国,每次短缺的核心都是因为一个脆弱的供应链,制造商太少,无法建立一个强大的供应链。自 2018 年以来,美国的仿制药制造设施数量下降了约 20%。

特朗普认为,一旦对药品进口加征关税,制药公司会 " 争相 " 在美国设厂,因为美国是 " 巨大的市场 "。

问题是,这个巨大的市场能承担的价码是多少?手机的案例可以参考。白宫方面 4 月 8 日称,美国有能力在国内生产苹果手机。美国韦德布什证券公司高级分析师丹 · 艾夫斯马上表示,苹果若脱离原有的供应链体系,在美国生产 iPhone 手机,其售价将是原来的三倍以上。

白宫方面 4 月 8 日称,美国有能力在国内生产苹果手机。美国韦德布什证券公司高级分析师丹 · 艾夫斯马上表示,苹果若脱离原有的供应链体系,在美国生产 iPhone 手机,其售价将是原来的三倍以上。

" 由于药品的生产要求更加严格,涉及冷链运输、质量标准等,将产业链转回美国增加的复杂程度和成本,都要远远高于手机。" 上述医药投资政策研究人士对《财经》分析。

新华制药的阿司匹林能在国际上站住脚,就是因为工艺优势降低了价格。即便如此," 受到关税的影响,现在销售情况也不好。" 上述原料药企业人士说。

4 月 2 日,金河生物在一份通知中表示,经谨慎评估,公司决定适时调高控股子公司法玛威药业有限公司在美国市场的终端销售价格,消化关税加征带来的成本影响,力争获取更大盈利空间。

金河生物是全球主要的金霉素产品供应商。美国市场对金霉素预混产品的需求量较大,且美国本土并无其他生产商。

全球的仿制药供销,早已形成一个完善的生产链,犹如苹果手机产业链一样,是经过市场竞争再平衡后的格局。

百利高是美国较大的药品委托加工生产公司,每年生产采购 2 万~3 万吨的布洛芬原料。新华制药每年大概出产 1 万吨的布洛芬原料,其中五六千吨是专供其与百利高的合资公司,百利高用这些原料生产的布洛芬销往全球。

中国布洛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印度,六七年前,中国布洛芬原料出口价是 10 多美元 1 千克,两国原料商在竞争压价后,现在出口美国价格降到八九美元。这个价格中国出口商已经挣不到什么钱了,因为国内的原料价格 50 多元 1 千克,加上人工各种成本达到 70 多元。

上述国内原料药企业人士说,美国企业停止采购中国原料药,关税影响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紧张的国际局势,制药商们不敢买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大健康,作者:王莉萍、辛颖,编辑:王小,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