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当下,中国一如既往扎根周边、贡献周边,致力于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携手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了正能量
4 月 8 日至 9 日,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总结新时代以来中国周边工作的成就和经验,科学分析形势,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周边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强调要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周边工作新局面。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当下,中国一如既往扎根周边、贡献周边,致力于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携手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了正能量。
中国幅员辽阔、边界线长,周边是实现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运筹外交全局的首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提出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倡导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以元首外交为引领,同周边国家深化全方位合作、加强各领域交流、共同维护和平稳定,形成务实高效的周边工作框架,推动周边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如今,中国已同周边 17 国达成构建命运共同体共识,同周边 25 国签署共建 " 一带一路 " 合作协议,成为 18 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在中南半岛和中亚地区形成命运共同体 " 两大集群 "。中国同周边国家政治互信与利益融合不断深化,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日益增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认同度持续提升。
中国始终将自身发展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中国高质量发展与良好周边环境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建 " 一带一路 " 始于周边、惠及周边,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发展繁荣。" 钢铁驼队 " 联通 11 个亚洲国家的 100 余个城市,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的正式通车让地区国家圆了 " 铁路梦 "" 高铁梦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巴经济走廊、中马 " 两国双园 " 等一大批项目有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中国主张开放的区域主义,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共享发展机遇。作为周边国家主要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来源地,中国与地区国家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东盟自贸区 3.0 版升级议定书有望年内签署,不断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为周边国家带来持久红利,让中国式现代化更多惠及周边。
当前中国同周边关系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时期,同时也进入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的重要阶段。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成为推动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周边是全球南方国家集中的地区,中国不断创新区域合作机制,为地区团结、开放和进步提供新助力。积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东亚合作、亚太经合组织、亚信等框架下合作,主动发起中国—中亚峰会、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搭建多层次、跨领域合作平台,携手周边国家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在气候变化、网络安全、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问题上,中国与周边国家密切沟通、加强合作,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贡献 " 亚洲力量 "。
" 家和万事兴 "。中国将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以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 " 五大家园 " 为共同愿景,以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为理念方针,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为基本遵循,以高质量共建 " 一带一路 " 为主要平台,以安危与共、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亚洲安全模式为战略支撑,携手周边国家共创美好未来,给世界注入更多稳定、带来更多希望。
《 人民日报 》( 2025 年 04 月 10 日 03 版)
(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有话要说...